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

HK Florist Magazine 香港花藝師雜誌 - 人物專訪系列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kfloristmagazine/posts/1480917835547538

人物專訪系列 3 – 池坊華道是人生哲學 – 花絆 hana.k - living with ikebanaKathy Lam 

在2015年香港花卉展覽東方插花藝術比賽, 組別 “圓的啟示” 中獲得冠軍的 Kathy Lam, 於日本池坊中央硏修學院深造池坊華道, 年紀輕輕但已獲得准教授二級的導師資格。 
池坊源遠流長, 有超過1,400年歷史, 是日本插花的本源。但Kathy 回想當年開始接觸池坊, 原來是一場誤打誤撞。 
「當年我只是想找一些興趣班打發時間, 見有日本花藝課程, 時間地點都適合, 我沒有深究什麼是池坊, 就報名了。」 
誰不知一接觸池坊, Kathy 就被她深深啟發, 甚至發展出一份要把她承傳的使命感。 
「我很感激我的老師 (華道家元池坊香港支部支部長 - 謝玉華老師), 她真是一位很好的老師。學池坊的過程中, 我是在了解池坊的價值觀。池坊花道不只是插花,而是一種文化藝術,甚至是人生哲學。池坊重視一花一葉一草一木,很多插花的人都會將葉子剪掉,認為葉子是沒有用的東西。我們卻偏喜歡葉子,甚至是枯葉,覺得枯葉很有風情。花開花落是生命循環,永恆不息。就好像我們的人生有不同的階段,每一個階段都有精彩的一面。插花時, 我們很強調空間。正如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一些空間, 去思考, 去體悟。池坊同時重視生命, 作品要讓人感動, 也必須要有生命, 因此每個作品皆有正在生長中的植物。人生苦短、變幻無常。我們將花草葉木整理插作成一件藝術品給人欣賞,將一刻光陰變成永恆。」 
聽過Kathy細說學池坊的感受, 小編覺得池坊教的不只是花藝, 更是在教做人道理。再聽專頁名字 “hana.k 花絆” 的由來, 小編更加為之神往。 
「花的日文是 hana, k 是日文 kizuna “絆”, 在日文解作牽絆, 是緣份的線把彼此連繫, 你的一半加上我的一半, 大家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。hana.k 都用小階,因為我們重視細節,謙卑地學習花道。」 
得到老師的啟發和推薦, Kathy 去了日本池坊中央硏修學院深造池坊花道。上課的情況是怎樣的呢? 
「班上有日本人, 也有外國人, 以日文授課。人人都十分尊重課堂, 老師會穿西裝打領帶的。上午九時上課, 所有同學八時半就會到齊。下課後所有同學會仔細處理垃圾, 而且把課室打掃得十分乾淨呢。」 
現在 Kathy 在香港有開班授課, 例如找公司做合作伙伴設計不同類形的興趣班, 也有到學校教學生做推廣。有一些更是義務去教, 沒有收學費, 究竟是什麼原因呢? 
「在日本見到商場、車站都會擺放池坊的作品。在香港,地方小。莫說是花,連公共空間也不多。就算偶爾有花藝作品擺設,也大部份是西式的。我很想推廣和傳承池坊,希望香港人也可以認識這樣好的東西。池坊有超過1,400年歷史, 正正是因為這麼多年來都有人在付出和傳承。」 
Kathy 研習池坊, 只是業餘性質, 即使她已取得導師資格, 其實她仍有正職在身。問她為何不打算全職做池坊相關工作? 
「我想以池坊為興趣, 也很想推廣她。我覺得若果我將她變成了我的職業, 有一些意義可能就會被忽略了。正如傳統上池坊花藝是用作一般家居或為美化環境而做的擺設, 而不是一件商品。」 
那 Kathy 很享受教嗎? 
「我很喜歡教呀, 我覺得每次教授都是一次讓自己更加精進的機會。每次上課前我都會備課, 因為我要講的東西必須要是自己完全理解的才可以講。而且每一個學生都會做一件作品, 我每教一位學生就等如讓自己實習了一次。另外, 我實在覺得自己好幸運, 在學池坊的路上一直遇上好老師、好同學。他們不停地協助及支持我, 也介紹了不少機會給我, 讓我可以推廣池坊。」 
後話:
在訪問的過程中, 小編得知 Kathy 在2015年花展比賽中取得冠軍, 立即非常興奮, 讚口不絕。但Kathy 卻只謙虛地微笑, 可能是在池坊的薰陶下, 人會變得特別謙卑呢! 她笑說是開心, 但也沒有特別興奮, 只是嘗試一下。 
為生活, 我們很多時都希望用我們的知識及手藝去賺錢。名譽更是令人感到驕傲的東西, 覺得應該將之大事宣揚. 好好做一下市場推廣。但 Kathy卻繼續堅守池坊核心價值, 只求默默將千百年的美好傳統承傳推廣。小編覺得這是真正體會到花的美好, 也真正在花藝路上得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